• <pre id="g8wly"></pre>
  • <tr id="g8wly"></tr><tr id="g8wly"><delect id="g8wly"><form id="g8wly"></form></delect></tr>
  • <acronym id="g8wly"><optgroup id="g8wly"><rt id="g8wly"></rt></optgroup></acronym>

    <tr id="g8wly"></tr>
    <tr id="g8wly"></tr>
    1. 棉價上行驅動不足

      發布:2023-10-26 09:35:43   來源:期貨日報   評論:0 點擊:
      本文導讀: 自國慶假期結束以來,棉價便從近18000元/噸的位置連續下行,在同比減產的背景下,往年軋花廠“搶收”現象助推棉價上行的戲碼并未如期上演

      本文關鍵字:棉花

        自國慶假期結束以來,棉價便從近18000元/噸的位置連續下行,在同比減產的背景下,往年軋花廠“搶收”現象助推棉價上行的戲碼并未如期上演,棉價反而在新棉上市之際迅速回落,半個月跌了超1500元/噸。那么,當下產業面是否無法支撐棉價維持高位運行?

        減產幅度成未來焦點

        通過8月底的新疆調研,我們預測疆棉產量在550萬—560萬噸,但吐絮期北疆降水較多,部分棉桃未能完全成熟,農戶反映單產不及預期,不少棉田畝產低于400公斤,新年度同比減產是既定事實,但新棉上市前市場已對此進行消化,且目前減幅尚無法確定,最終產量還需關注加工公檢情況,若總產與市場預期不符,未來或重新成為市場焦點。

        博弈陷入僵持,收購進度緩慢

        往年收購季“搶收”現象源于加工企業產能嚴重過剩下棉農與軋花廠之間的博弈。棉農作為天然多頭,雖然有目標價格補貼政策為其收入提供保障,但受補貼發放時間影響,依舊希望賣出高價,使其在新年度能有足夠的現金流及時采購農資,且新年度不再受疫情困擾,在高種植成本下,心理預期價位提高。而軋花廠雖然去年有所獲利,但仍無法彌補前年的巨大損失,銀行在有不少壞賬的背景下也加強風控,紛紛降低供貸價格,在資金受限下,軋花廠降低風險偏好,且隨著鄭棉迅速下跌,觀望情緒進一步增強,導致其與棉農之間的博弈進入僵持階段,整體收購進度緩慢,甚至不及去年疫情時期。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調查數據,截至2023年10月19日,全國新棉采摘進度為48.7%,同比下降11.6%;全國交售率(棉農累計已交售籽棉量/累計已采摘籽棉量)為43.1%,同比下降3.9%。

        農戶意愿松動,收購均價下滑

        在軋花廠產能過剩的情況下,擁有相對稀缺資源的棉農看似議價能力更高,在這場博弈中占據更大的主導權,但棉農惜售挺價的前提是自己的棉花可長期存放,而蛋卷棉的可存放時長與其含水量有關。一般來說,水分低于12%,可存放2—3個月,棉農可不急于出售;若水分在15%—16%,存放時長降至7—10天;若水分超過20%,僅可存放一周左右。今年部分地區由于生長末期降雨較多,所采新棉回潮率偏高,存在霉變風險,這部分棉農的交售意愿相對較強,且隨著棉價的下跌,部分農戶“賣跌不賣漲”的心理出現,僵持心態有所松動,軋花廠門口交售車輛增多,新花收購加工速度加快。目前,機采棉均價降至7.3—7.6元/公斤,棉籽價格約2.9元/公斤,對標皮棉價格16500—17500元/噸,加工利潤處于盈虧平衡點附近,前期已收了高價棉的企業更是盡可能降低報價來攤低總成本。

        下游疲態依舊,高價難以消化

        軋花廠如此謹慎收購的根本原因還是下游需求疲軟,前期由于市場看漲情緒較重,貿易商逢低采購棉紗,但下游走貨始終不暢,“金九銀十”的旺季需求再次落空,紗線不斷累庫。目前貿易商進一步降價拋售,但成交仍未有明顯起色,棉紗價格始終偏弱。按一個月的原料備貨期來看,內地紡企紡紗也已持續虧損了超三個月,國慶假期后紗布廠負荷下滑,但為維系工人,調減班次繼續扛虧生產,成品累庫,對高價棉的接受度非常有限。因此,若軋花廠高價收購新棉將面臨無法順價銷售的風險,且目前期現持續倒掛,軋花廠始終沒有合適的套??臻g。

        整體來看,新棉“搶收”預期證偽,收購價格下滑,對期價的支撐減弱,同時隨著中儲棉連續拋儲,滑準稅進口配額增發,以及新棉上市,國內棉花供給充裕,而下游內需維持平淡,始終未有明顯起色,外需則疲態依舊,紡企經營壓力較大,近期國儲棉流拍現象也明顯增加,消費負反饋現象逐漸顯現,目前暫未看到足夠驅動來推動棉價回至萬七以上的高位運行。且若鄭棉反彈幅度較大,上方又將面臨套保盤壓力,進一步對棉價形成壓制。因此,短期棉價或振蕩調整,但中長期來看,棉價難言樂觀,策略上我們維持逢高布局空單的建議。同時,美國新年度種植再次受到干旱的影響,導致新棉優良率偏低且產量不容樂觀,在中國弱需求與美國顯著減產的背景下,疊加國內對進口棉需求的回升,可關注內外棉價差收縮的機會。

      (本文來源:期貨日報)
      免責申明:
          中國家紡產業網尊重各行業網站及各通訊員之版權,如發現有本網未署名而刊登您的稿件,請與我們聯系。中國家紡產業網熱誠歡迎家紡行業相關人士成為本網通訊員,請點擊登錄注冊。

      上一篇:新疆:收購價格下跌 棉農信心松動
      下一篇:最后一頁

      分享到: 收藏
      毛片免费看_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_玩弄中年熟妇正在播放_午夜做受视频试看6次

    2. <pre id="g8wly"></pre>
    3. <tr id="g8wly"></tr><tr id="g8wly"><delect id="g8wly"><form id="g8wly"></form></delect></tr>
    4. <acronym id="g8wly"><optgroup id="g8wly"><rt id="g8wly"></rt></optgroup></acronym>

      <tr id="g8wly"></tr>
      <tr id="g8wly"></tr>